开篇叠甲:这是纯然个人观点的表达,没有对与错,只是个人的观点的描述和判断。以下所有的描述不考虑所谓道德层面,法律边界,如果有不喜,以你的情绪为准。
原则一:高效是最高准则
了解自己为什么要打开一个网页,是上网的最高准则。互联网的世界比个人的想象空间要大得多,因此,了解自己为什么要打开一个网页,是很有必要的。网站也好,论坛也好,应用也好,大部分是基于分门别类创造的。打开浏览器或者打开应用之前,先搞清楚,自己希望从互联网中得到的是什么,带着目的浏览网页是必要的。如果需要购买物品,就去找商店网站或者应用;如果是需要学习某类技能,就找技能类网站;如果需要了解资讯,就找资讯平台或者互动类网站。因此,学会高效地使用搜索引擎,是AI肆虐的年代依然是最好的上网技能。
原则二: 辨别资讯有效性
当前,AI生成资讯和人类制造的资讯混杂,因此,需要辨别的资讯分类两种。第一种是,如何辨别哪些资讯是AI制造的。这个在现在的情况来说,并没有那么容易辨别,这个需要使用AI并且了解AI的行文习惯。对于AI生成的资讯,只能当作参考,不能当作【事实】引用。而对于人为资讯的辨别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印证。人类在创造信息的时候容易增加自己的主观印象和意念进去,容易导致某类资讯形成带有严重偏见的内容。虽然当前主流媒体在制造假新闻上有着自己的造诣,但主流媒体依然是比较可靠的用于验证信息真伪的有力助手。辨别信息的真假,可以通过逻辑合理性和多方信息交叉对比来验证,但切忌带着主观答案来倒推真伪。即便是蠢货或者傻子,也有可能说真话的时候,智者也会胡言乱语,所以,关注内容本身,而不是说话的人。
原则三: 规则只是规则
任何网站,论坛和应用,都有自己的使用规则。这类规则主要有两种限制来源,一是网站运行区域的法律限制;二是网站所有者的主观喜好限制。但是,规则只是规则。所有的规则都是可以打破的,而使用者只需要承担打破规则的后果即可。任何规则都是有代价的,也就是可变的,也许随着时间的转换,某个规则就不会成为主流,因此不需要把规则当作所有的行为准则。对于网站所有者的主观喜好的限制,自行判断是否继续使用该服务,再决定是否要打破该规则。面对网站所有者的规则,不带有任何的判断或者批判,一个人对自己的所有物理应有所有支配权。如果不喜欢某个规则,可以不使用该服务即可。
原则四: 讲事实而不是骂街
对于任何的资讯和内容,发表评论的时候,做到【摆证据,讲事实】而不是一上来就【扣帽子】和【骂街】。对他人的辱骂严重的是违法行为,因此,不骂街只是一种更合理的保护自我的行为。针对他人的辱骂行为,可以无视,不必反击。记住第一条原则;高效。对无效信息进行交互,是严重浪费资源的行为,原则上是不支持的。在对内容进行表达的时候,尽可能做到说的是事实,而不是【把观点当作事实】,如果要说的是观点或者判断,最好加上【我认为】等主观说明的标识。此等行为不是为了叠甲,二是为了更好与他人沟通和高效了解有效信息。区别观点和事实,能够有效避免无效的拉扯。永远把逻辑优先于感性。
原则五:举报只是巨婴行为
对于【举报】这种行为,不需要理会,除非你认为某种资讯是确切的【假新闻】。所谓的举报机制只是一种无聊的巨婴行为,就如同两个小孩子吵架,吵不过的就说告诉老师。对于这种行为,并不推荐使用。对于服务中提倡的各种举报行为,如果不适,可以拒绝使用该服务,或者无视该提倡。大部分服务对于自己的行为准则的界定是宽泛且不模糊的,因此所谓举报被罚之类的,更多是一种巨婴行为导致的【口袋罪】。面对他人的举报,无视即可。
原则六: 任何东西都是有代价的
这个世界上,不存在【好人】或者【坏人】,很多人只是基于【立场】做判断,因此,不必迷信某类道德行为或者某类高尚行为,也不必谴责某类卑劣行为或者某类低俗行为。任何东西都存在代价。践行任何行为的人,都将会为此付出对应的代价。另外,互联网与现实世界有关联,同时也是两个平行的世界,在互联网自我标榜良善的人,现实中可能是凶神恶煞的人。因此,【信任】是互联网中最为重要的代价,而判断是否要为此支付,需要慎之又慎地考虑。同样的,规则是也是有代价的。
原则七: 表达不代表同意
说一件事情与同意观点是没有任何关系的。当你说你在使用盗版软件的时候,并不代表你支持盗版软件的盛行。这里有很多的矛盾,但本质上却是一种狡黠的表达。人们在有其他意见或者观点存在的时候,容易改变自己的观点,即便是在戴着面具的互联网。很多人会说无关紧要的【好话】,也有很多人会说很多无所谓的【高尚的话】,但这些并不代表他们同意这些事情或者观点。人类追逐的是安全性,因此在大多数人的空间中,寻求【群体】是基于本能的行为。因此,无需把一种表达,等同于某类认可。
原则八: 立场和群体是毫无意义的
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在互联网世界是毫无意义的。立场和群体是人类虚构的共同体认知,本质上对于个人的存在并无太大的意义。正因为是无意义的,所以才需要用法律或暴力让人们限制共同体认知中。因此,无需为某种行为或者事件欢呼,也没有必要因为某些行为或者言论感到被辱。每个人都有基于自己的判断做出表达,这类表达无需因为立场和群体受限,只需要为此付出代价即可。互联网世界是瞬间变化的环境,今天被认为是合理的事情,明天可能就会有反转,因此对于热点事情,无需确定立场,成为群体的一员,只需要冷眼旁观,等待后续。遗忘是互联网世界的另一个特点,因此保持记忆,是高于立场判断和群体认同的。群体的狂欢和污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,本质也是一种网暴行为,因此,只看事情本身,然后判断,即可。
原则九: 隐私即重要也不重要
隐私看起来很重要,实际上,联网的那一刻,人本身就应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,只是有些人有能力找到这个人,有些人没有能力找到而已。因此是否使用隐私来换取便捷,只是一种个人判断。无需把隐私想象得那么重要,毕竟对于一个空白的边缘人来说,没什么关注你是否存在。也不必要把隐私想象的那么毫无意义,毕竟就算是边缘人,可能也有人会对其进行信息的买卖。
原则十: 别把互联网当现实世界
在虚拟的世界寻求现实,是及其荒诞的行为。不要把互联网的情绪带到现实生活,这是有必要的。也不必把互联网世界他人的表达映射到现实中的人。更不需要把互联网的某种刻板印象投射到某类群体中。个体永远都是独特的,群体所具备的行为特性,可能只有某一部分会在个体中体现。因此,对于现实中的人,只需要关注其真实的行为和表达即可。对于其在互联网上的发言或者判断,只作为一种有效信息,而不是判断信息。人,只活在现实世界,只是其思想有自己的想象的范围。
以上所说的内容仅是个人的观点,并不觉得这些【原则】就是【正确的】,只是它们适用于【本人】的互联网行为。也许,有一天会变成另外的十条,但不重要,现在是这些而已。